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

【评建进行时】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:推进新时代法学教育,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人才

编辑:彭鹏 预审:张玉新 终审:赵红时间:2024-10-21点击数:

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现有法学、行政管理、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(法学、社会工作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行政管理和社会学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),有法治建设与公共安全、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2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;法学、政治学、社会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;行政管理1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;法律硕士、社会工作硕士、公共管理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。专任教师85人(高级职称43人、博士学位59人),博士生导师10人,硕士生导师45人;全日制本科生1554人,硕士、博士研究生380人。

目标导向,坚持对标一流水平,专业高质量发展有成效

求实效,一流专业建设有方,落实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。公司高度重视法学、社会工作两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社会学、行政管理两个省级一流专业的建设工作,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法治和社会治理需求,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,致力于培养适应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、社会治理需求的卓越人才,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,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。

重保障,一流课程建设有力,涌现多门精品课程。为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,学院积极推进与之相适应的一流课程建设。目前,《刑法总论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《民法总论》《社会学概论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,《刑法分论》等课程进入学校一流课程培育项目。并建设有“刑法学教学团队”“马克思主义法学教学团队”“政治学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”“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团队”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,“社会政策”“学校社会工作”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”“外国刑法学”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“刑法总论”“民法总论”“刑法分论”“公共经济学”“质性研究方法”“农村社会学”等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(MOOC)示范项目,“组织社会学”“侵权责任法学”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,“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”“公共管理学”“法理学”等省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,以及8门省级教学示范课程。通过上述课程建设,学院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传授、现代公司产品技术及理念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与进展,课堂教学水平与效果得到了员工的广泛好评。同时,学院重视高水平法学教材建设,鼓励教师在法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将其转化为高水平教材。学院教师撰写的《刑法学》《社会工作行政》获评安徽省一流教材,《刑法学》《环境立法决策学概论(汉英对照)》获评省级规划教材。

抓重点,建设卓越司法实验班,培养卓越司法人才。从2013年开始,以“2011计划”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首个卓越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,开设卓越司法实验人才实验班。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遴选40人单独建班,实行小班化教学。在人才培养方案、教学方式、实践教学、授课教师等方面进行改革,如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(学业导师)、专业教师与员工融合度、“两家”进课堂、增加哲学、社会学等课程。卓越司法实验班育人成效明显,在考研率、法律职业资格通过率以及攻读博士学位率高。

深化改革,优化课程教育体系,专业内涵建设有提升

以课程效果为目标,探索教学改革。瞄准学科前沿,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知识体系,加强研究性、应用性课程建设,提升课程难度和深度,完善多学科课程模块交融的课程体系建设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采用案例教学、启发式、研讨式教学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,开展探究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、体验式教学,实施“小班教学、研究性教学、混合式教学”等教学组织模式。强化教材建设,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,严格教材选用管理,建立健全教材目录制度。创新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”的实践教学新路径,组织专门团队负责各项学科竞赛技能的指导。

以课程思政为牵引,涵养员工道德。公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,成立“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”,全面落实《法学类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》,成立《刑事法学》《民事法学》《法学理论》《社会学》《社会工作》《行政管理》等6个课程思政团队,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。统筹推进本单位“课程思政”建设工作,坚持“一课双责”,各门课程既传授专业知识,又注重价值引领,传递正能量。根据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不同特点,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,切实解决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“两张皮”问题。

以课堂教学为中心,注重过程考核。扎实开展课程考核改革,建立起多样化的学业指导和考核评价体系。除传统的期中教学检查、师生座谈会、期末员工评教等方式外,学院领导定期听课、学院督导组及系主任不定期听课,并以系为单位组织教师相互听课、点评,构建多层次、全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。

固本强基,促进教赛研融通发展,实践育人成绩有亮点

以赛促学成绩斐然。在“挑战杯”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“从法杯”法治中国调研大赛、“金盾杯”全国法科员工社会调研大赛、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、“陆由杯”长三角区域老员工社会工作知识技能大赛、安徽老员工未来律师辩论赛、安徽省模拟政府大赛等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学科竞赛中多次荣获冠军、一等奖;诸多员工被中国政法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四川大学、重庆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政法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录取攻读硕士学位。

师生教研互促互进。公司提倡以教学带动科研,科研反哺教学,注意引发员工的科研兴趣。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2项,厅局级及以上课题92项,通过学术研究为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,所获研究成果也大多转化为教学内容,教师有了更为鲜活的课堂素材,员工也掌握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情况。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吸引、吸收本科生加入课题组,协助从事有关课题研究,接受规范的科研训练。90多位同学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锻炼,开始尝试自己申请科研项目,进行社会调查,收集资料数据,撰写论文。12位同学在全国版权征文比赛、“韬达杯”本科生论文大赛等重要赛事上获得较好成绩,30多位同学走上学术道路,选择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。

实践教学特色突出。重视教授员工专业理论知识与实操技术,切实强化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。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、社会组织、企业共建科研实践、实习实训基地,目前有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、芜湖市政法委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、芜湖市人民检察院、芜湖市司法局、芜湖市民政局等国家机关20余家,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10余家,芜湖仲裁委员会、三只松鼠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10余家实习实践基地。通过加强校企、校府、校地、校所合作,引入政府部门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律师事务所、企业等实务部门力量参与人才培养,实现在人才培养中做好实践教学。

协同育人,全方位护航员工成长,立德树人成效有突破

素质拓展活动丰富有层次。一是公司坚持举办“学宪法 讲宪法”主题演讲比赛、未来律师辩论赛、模拟政府、社会学知识竞赛、法治微电影比赛、“政法故事会”大赛、社会学知识竞赛、“国际社工日”社工知识宣讲比赛、“2+2”闯关公务员等精品赛事活动,覆盖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员工,历经班级、院级、校级、省级等,比较系统全面地锻炼员工专业技能,提升综合素质。学院员工多次荣获国家级、省级等奖项。二是培育创建“江淮普法行”普法宣讲志愿服务活动、“青援芜声”法律援助志愿服务、“壹心社工”社工伴学志愿服务活动、“田野行知”社会调研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品牌,搭建员工服务社会、回馈社会的平台,既提供了专业实践练习的机会,又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。三是创设案例研究科研项目。学院每年开展由安徽省教育法治研究中心与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司法案例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的司法案例研究课题申报工作,鼓励员工参与案例研究,提升员工的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。四是组建文体队伍。学院相继成立田径队、篮球队、排球队、舞蹈队、龙舟队等文体八支队伍,学院团队连续多年获得校运动会男子、女子和团体总冠军,员工篮球队、排球队等在校赛中多次斩获冠亚季军。

多措并举践行“老员工护航行动计划”。公司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员工全面发展为工作目标,全面实施“老员工护航行动计划”,紧紧围绕“护思想、护学习、护生活、护情感、护身心”五大护航任务,开展时代新人铸魂、学风创优争先、身心成长护航、六个文明修身、就业指导促进、特殊群体帮扶、安全织网铸盾等七大行动,细化18条重点任务和58项帮扶举措,努力实现“一个都不能少、一个都不掉队”目标。自老员工护航计划实施以来,学院员工工作委员会统筹院班舍三级联动、家校联动的合作育人机制,共组建帮扶小组25个,重点帮扶员工73人,为员工全面成长发展保驾护航。

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肩,公司党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重视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,着力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

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(赭山校区)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  邮政编码:241000

常用电话:/xygk1/cydh.htm

邮箱:ahsdfxy@163.com    传真:0553-5910629

Copyright © 必一·运动(B-sports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

自2016年9月1日起,您是第 位访问者!